資料圖片:一名日本青年因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被打,李纓恰好記錄下這一過程。 供圖/李纓(圖片來源:青年周末)
8月12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內(nèi)閣明確表示,不會在8月15日當(dāng)天參拜靖國神社。這短短一句話中,包含著兩個“敏感”的字眼:“靖國神社”、“8月15日”。無論我們對日本了解多少,都不會對靖國神社感到陌生,更難忘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子。
然而對于靖國神社,我們是否真正了解?
“日本人的優(yōu)越感、他們獨特的神國美學(xué)的集大成就是靖國神社。它構(gòu)造的是一個‘生死相逢’的空間。它既是‘國家神靈’集體呼吸的空間,又是‘國民個體’與‘國家共同體’對話的空間?!敝袊鴮?dǎo)演李纓這樣解讀靖國神社,他為探索這樣一個空間,花了10年時間拍攝紀錄片《靖國神社》,并于近期寫出一本名為《神魂顛倒日本國》的書,作為《靖國神社》的“續(xù)集”。
該片已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公映,關(guān)注度頗高,尤其在日本公映時引來軒然大波。
“有‘右翼’勢力揚言要放炸彈,因此,所有觀眾在進入電影院前要接受安檢,日本‘右翼’國會議員要求審查電影,各大影院迫于政治壓力取消放映,種種阻撓,形成‘《靖國》騷動’。”李纓拍攝之初,并未想到,這樣一部電影會招致如此多的麻煩。也就是這樣一部備受阻撓的影片,卻創(chuàng)造了日本紀錄片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靖國神社為主題的電影,而它的導(dǎo)演則是一個旅日22年的中國人。
1989年,在中央電視臺做紀錄片導(dǎo)演的李纓,選擇去日本留學(xué)。在此之前,李纓并不了解靖國神社問題,也不會說日語。初到日本,他只能邊做搬運工邊學(xué)日語。那時他覺得日本是一個詩意的、美麗的國度,便從積極的方面去觀察、了解日本。
直至1997年,南京大屠殺60周年,李纓才有了拍攝靖國神社的念頭。
當(dāng)年,日本的“左翼”、“右翼”勢力分別開研討會,李纓兩邊都會參加。在“右翼”主導(dǎo)的研討會上,卻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研討會上,放了一部1930年代由日本陸軍監(jiān)制拍攝的紀錄電影《南京》。電影放映到日軍攻占南京,舉行入城儀式的畫面時,全場響起掌聲。他們覺得這是日本的榮譽?!边@樣直接的刺激,讓李纓渾身發(fā)抖。
也就是在這次研討會上,李纓了解到一些日本人會參拜靖國神社,同時,他覺得自己需要關(guān)注靖國神社。此后的10年,李纓選擇用鏡頭記錄靖國神社這個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