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費!
污染?征收汽車排污費、垃圾處理費!
高房價?開征房產(chǎn)稅,提高二手房出售個人所得稅!
……
面對越來越多的公共管理難題,收費正成為一些地方醞釀實施的藥方。然而這個被認為是相對有效的經(jīng)濟杠桿,卻不時遭遇公眾爭議。收費到底是懶政還是妙方?如何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一遇棘手難題 收費就成“妙藥”
二手房交易要嚴格按轉(zhuǎn)讓所得的20%計征個稅——消息一出,便激起千層浪。
截至3日中午的新浪網(wǎng)調(diào)查顯示,18萬網(wǎng)民中,六成認為房價未來會被推漲。
盡管房價走勢有待印證,但百姓無疑又增顧慮:高額稅是否會轉(zhuǎn)嫁給購房者?二手房市遇冷會否助推一手房價格上漲?
交通治理同樣存在類似尷尬。北京汽車限購、城區(qū)核心區(qū)停車費提高5至7倍已有兩年,高峰期擁堵城區(qū)幾乎成“停車場”。
“目的地明明就在眼前,可車開過去還花半個多小時,讓人心里發(fā)慌!”全國政協(xié)委員施杰來京第一天就遭遇擁堵,他納悶,為什么限購又限號,還這么堵?
這些尷尬并沒有引起警醒,一些城市擬將開征擁堵費、提高停車費作為治理“良方”。
針對大氣污染問題,一些地方傳出正在研究征收排污費議題。
面對日益嚴重的垃圾圍城,多地不約而同祭出了收費、漲價大旗;而武漢、合肥等地還將垃圾費與水費捆綁征收。
“口袋比不上房價,治理趕不上污染,買車買不到速度。”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車曉端說,政府通過收費等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問題,但這畢竟不是根本措施,難以解決整個系統(tǒng)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