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安德魯:“如果大劇院成為教育場所,我會更加欣慰”
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1日報道:在國家大劇院本月正式對外開放之即,劇院的總設(shè)計師保羅·安德魯對英文《中國日報》暢談了他對大劇院的期望。
“在我設(shè)計大劇院的時候,就希望它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劇院。但是最好并不意味著它是有排除性的,因為音樂是屬于全人類的。”
正是出于這個目的,保羅在建筑中添加了許多公共空間。
“如果將來大劇院成為教育場所,我會更加欣慰,”保羅在上周新書小說體日志書《國家大劇院》中文版發(fā)行儀式上說。
“我對大劇院情有獨鐘,想法都跟許多中國人一樣。時間長了,我在和法國人說話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我們中國人’?!?/p>
保羅和中國大劇院的緣分來源于是大概十年前“當時沒太考慮就從《中國日報》頭版上撕下來的文章”。他當時在上海和合作伙伴討論了文章的內(nèi)容:“我們應該參加這個競賽,這將改變我們的觀念,也會學到新東西。”
十年過去了,保羅帶來了這本厚重且包裝精美的書。書中圖文并茂地記錄了保羅這些年從大劇院的設(shè)計、施工到面對爭議的一些感受和思考,里面有針對大劇院爭議的回應。
在關(guān)于“綽號”一章里,保羅認為“水母”這個綽號很失敗,雖然大劇院的外形可能使人“聯(lián)想到水母擱淺死去然后被埋在沙灘的畫面”。而對于人們常說的“蛋”,他說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綽號,但還是“不知道為什么要說是‘鴨’的蛋?!?/p>
在書中,他提到對“蛋”綽號的喜愛,來自于力學上穹頂像個“蛋殼”,它的力量和抵抗力來自它的連續(xù)性和雙曲弧,表面壓力也分散了。保羅在《國家大劇院》一書里的法文版的副標題就是“一個工地的小說”。
他表示,自己并不想寫一個回憶錄或工作報告的東西,而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創(chuàng)作文學,他希望讀者能去感受一個建筑物所誕生時的情感,而不是去回憶完成的過程。(《中國日報》記者 王卓瓊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