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在線消息:第四屆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中6大地方戲曲6臺精品大戲的12場精彩演出將全部在長安大戲院上演。中國京劇院的京劇、上海越劇院的越劇、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黃梅戲以及陜西秦腔、廣西桂劇、已被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泉州木偶,名團名劇將使五月的長安滿堂飄香。
5月10日打頭炮的是由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出的秦腔《杜甫》。該劇是新近創(chuàng)排的一部新編歷史劇,它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詩圣”杜甫坎坷跌宕的生命歷程,謳歌了他憂國憂民的悲憫情懷。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李東橋飾演杜甫。
上海越劇院近年來晉京的機會不多,這也讓北京越劇發(fā)燒友對5月13日上海越劇院將演出的《早春二月》充滿了期待。此次參與演出的演員全部是實力派的一級演員,許杰飾演蕭澗秋,方亞芬飾演文嫂,張永梅飾演陶嵐。舞臺唯美、表演細膩、唱腔委婉將是上海越劇吸引北方觀眾的法寶。
5月16日由中國京劇院演出新編京劇《秋色漸濃》。此劇以“辛亥革命”為大的歷史背景,以長江邊的江城一個幾近沒落的書香門第之家的命運波折、志向轉(zhuǎn)變、愛恨情仇為故事主線,折射整個社會大變革前的全景。該劇由著名奚派傳人張建國、程派傳人李海燕、荀派傳人耿巧云共同擔綱,特邀裘派傳人鄧沐瑋先生加盟。
泉州木偶在剛剛結(jié)束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果展上大出風頭,北京觀眾第一次見識了中國木偶的神奇。5月19日泉州市木偶劇團將攜提線木偶戲《欽差大臣》亮相,這也是該團第一次在北京進行正式的商業(yè)演出。該劇根據(jù)果戈理同名諷刺小說改編,而人物和背景都進行了“中國本土化”。京都紈绔子弟賈四及仆從朱五,窮困潦倒于烏有縣,被知縣錢三等一伙貪官誤認為是微服私訪的“欽差大臣”,于是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喜劇故事。演員在舞臺上空通過三米多長的絲線操縱偶形,其難度堪稱世界第一。此次,長安還特推出了親子套票,3張280元的親子套票只賣280元,2張280元的套票只賣200元。
5月22日桂林市桂劇團演出的《大儒還鄉(xiāng)》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年逾古稀的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宏謀回廣西老家養(yǎng)老,途中因一樁謀殺案揭開了一個被掩蓋了20年的事實。該劇本曾入選國家舞臺藝術(shù)精品工程優(yōu)秀劇本,目前演出過百場。
5月25日大軸戲是由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演出的《霸王別姬》。該劇根據(jù)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由中國話劇院著名導演王曉鷹執(zhí)導。劇中對“霸王別姬”的傳統(tǒng)故事進行了全新的解讀和詮釋,深刻地表現(xiàn)了反對皇權(quán)、體恤民生的意識,從而使霸王和虞姬的愛情得以升華。
在交響樂里感受中國文化
看到這個題目,讀者也許疑惑:“有沒有搞錯��?交響樂是西方的,怎么成了中國文化呢?”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當中國人接觸西洋樂器,并用它們奏出《梁�!�、《黃河》時,中國文化早已把弦樂之聲包容在內(nèi)了。
北京交響樂團剛剛帶著“中國風”巡演德國和奧地利,在5個城市演出了5場音樂會,在交響樂故鄉(xiāng)收獲不少掌聲,也把中國文化的影響滲透到所到之處。
當?shù)赜^眾不僅關注他們演奏的威爾第、西貝柳斯和拉赫瑪尼諾夫,也把極大熱情投入到北交演奏的中國新作品上。他們不是獵奇,而是真的聽懂了中國音樂。方可杰的《熱巴舞曲》(西藏風格)、曹元德和楊立青的《天山牧羊女——二胡與交響樂隊》(新疆風格)、楊立青的《引子·吟唱與快板——山東民間樂曲》、劉天華的《良宵》、鮑元愷改編的民歌《猜調(diào)》(云南童謠)和唐建平的打擊樂協(xié)奏曲《圣火——2008》組成了中國交響樂作品方陣。這些樂曲多方位地向歐洲聽眾展示了中國風情和文化。奧地利新聞社3月28日報道:“作曲家唐建平在這個富有強烈節(jié)奏的協(xié)奏曲中傳遞出和平的信息,北京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譚利華圓滿出色地完成了這部作品,這種氣勢像北京人民大會堂一樣宏大磅礴�!彼街囟嗉颐襟w不僅不惜筆墨贊揚,也有的還會指出不足。演出商說,苛刻的評論對北交已是相當好了。
在慕尼黑、紐倫堡等5地演出中,4場票房高達100%,一場上座率在85%以上;5場音樂會德奧籍觀眾超過99%,而不僅限于華人圈。尤其北交是奧地利第二大城市林茨的布魯克納音樂廳迎來的第一位“中國客人”,他們竟為此專門升起了五星紅旗。
2001年11月、2003年11月和2006年3月,北交3次德奧商演,上座率一次比一次高,在德奧古典音樂市場建立起良好口碑。這讓演出商霍特納德演出經(jīng)紀公司信心大增,不僅把北交的出場費從一萬五千歐元提高到一萬八千歐元,而且該公司已經(jīng)準備將北交下一次巡演擴大到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布拉格等重要城市。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實,當中國文化用一種世界通行的語言——交響樂表現(xiàn)出來,并以一種商業(yè)的形式傳播時,也許是鋪就了一條讓西方了解中國文化的快速路。(記者賈薇
記者徐雪梅 來原: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