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伊犁古時又稱伊列、伊麗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為伊犁。她地處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而「波翻麗水已西傾,地勢旋低氣轉平」則是對伊犁地勢、氣候特征的生動描述。人們常說: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可見人們對伊犁之美的贊譽之高。
每年四月到八月是伊犁氣候最為怡人,風景最為美麗的季節(jié)。此時,伊犁的天空總帶著深淺不一的純凈的藍,正午時分是艷麗的鈷藍色,沉落山坳時是漸變的水洗藍,夜深一些則是幽幽的群青色。而蒼穹之下,不論在現代道路的街頭,還是在幾百年前古建筑的紅墻邊,不論在嶙峋山間,抑或在秋收時節(jié)的田野,綠意點綴在每一個的角落。藍與綠,就這樣悄悄地成為了伊犁的象征色,它展現著伊犁的純粹,也展現著伊犁的生機。
薩爾布拉克
圖為伊犁河谷西北部的霍城縣薩爾布拉克鎮(zhèn)上空。薩爾布拉克系哈薩克語,意為“黃色的泉水”。時值八月,正是薩爾布拉克鎮(zhèn)秋收的時節(jié),金黃色的稻子,綠色的麥田和綠樹,灰褐色的土壤,豐富的肌理、絢麗的色彩使這片土地從上空看去如同熱抽象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庫爾德寧景區(qū)
庫爾德寧位于距離鞏留縣城88公里處的山中,取橫溝之意,因一般山溝多為順山勢而下,而唯獨庫爾德寧與雪山平行。庫爾德寧谷底平均海拔1500米,植被繁茂,既有山鄉(xiāng)之秀美又有草原之粗獷,氣候溫潤怡人,是著名的旅游避暑勝地。圖為庫爾德寧景區(qū),繁星夜空下,連綿雪山映襯著一樹繁花,靜謐的夜晚,唯有這樹繁花在荒野里悄悄開放。
惠遠古城鐘鼓樓
圖為伊犁河谷西北部的霍城縣,明月下的惠遠鐘鼓樓?;葸h鎮(zhèn)歷史悠久,古時便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清朝乾隆時期,設伊犁將軍,此地曾為新疆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而鐘鼓樓則是這座古城的中心,四面所對即為古城四個城門的方向,內有十字通道,可直通四條大街,是典型的清朝漢族木結構建筑。鐘樓和鼓樓各放置大鐘、大鼓,作為當時城門晝開夜閉報時之用。
瓊庫什臺大草原
哈薩克族是逐水草的游牧民族,為了便于遷徙,他們創(chuàng)造了氈房。他們每轉場到一個地方便重新搭建起氈房,用紅柳木搭起放射狀的頂架和菱形的支架,用芨芨草編制出外圍的墻籬,用牛皮繩子和牛筋將連接處扎緊,最后用氈子層層覆蓋,搭建出的氈房既防風雨,又溫暖。圖為哈薩克牧民在瓊庫什臺草原上搭建氈房。
伊寧市
伊寧,始建于1762年,古稱寧遠,與惠遠、惠寧、綏定、廣仁、瞻德、拱宸、熙、塔爾奇合稱為“清代伊犁九城”?,F今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還是新亞歐大陸橋中西部的主要窗口,伊犁河谷地區(qū)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工業(yè)中心。
伊犁河畔
伊犁河源于天山山脈,向西注入哈薩克斯坦國境,是新疆地區(qū)的內陸河,所流經的地帶,風光旖旎,草木豐茂。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三大支流,現今也成為新疆西部的三大旅游地帶。圖為橫貫伊寧新區(qū)的伊犁河,夜晚,華燈初上,水色夜色相映。
阿吾贊溝
阿吾贊溝位于距離伊寧縣城以北32公里處的阿吾贊森林公園東部,有云杉、山楊、山柳、白樺等20多種樹木,每到春夏季節(jié),這里便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圖為杏花疏影之下,蜂農忙著收集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