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絡熱點,每天層出不窮。有感人的正能量:環(huán)衛(wèi)工人掃雪后為老伴暖手。也有擾人的負效應:“末日謠言”持續(xù)傳播,造成不小恐慌。
這就是互聯網的常態(tài)。在正面、積極、健康的信息洪流中,也有謠言、欺詐、誹謗等等混雜其間,對其聽之任之,勢必威脅公眾安全,損害老百姓利益,帶來嚴重的社會危害。
網絡是公共空間,養(yǎng)成公序良俗,需要網民共同努力。然而在5.38億網民、10億多手機用戶組成的巨大網絡平臺上,僅靠自律顯然很難做到規(guī)范有序。網絡不僅需要“自我凈化”,也需要他律機制,厘定行為邊界,依法加以監(jiān)管。管住不負責任的謠言,管住個人信息的泄露,防止和打擊從色情到詐騙的數字化犯罪,是很有必要的。
美國1977年就為計算機系統(tǒng)立法,日本實行網絡間接實名制,德國屏蔽不合法網頁內容……互聯網要向前發(fā)展,法律必須如影隨形地跟進。多一些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少一點沖動偏激、輕信盲從,是網民的責任;而在提供良好服務中依法監(jiān)管,則是政府的責任。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們的網絡才能更文明、更健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