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四平米
劉結章一家搬出“民工樓”的3個月后,大樓就變成了一家商務型賓館。原本分隔開的四平米又重新合攏,成為大約20平方米的標準間。每一間房都擁有大窗戶,加裝了浴室,擺進了電視。
在人們曾經睡過的天臺上,則架起了一個霓虹燈招牌,人們站在數(shù)百米之外,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家嶄新的賓館。
現(xiàn)在,每次領著小女兒經過這幢大樓時,何玲還是會不自覺地看幾眼。有好幾次,在這幢大樓里長大的小女兒甚至一走近大樓就說“到家了”。何玲就笑著說:“這里已經不是家了?!?/p>
“只要你一踏出去,就不會再想回去了?!焙瘟嵴f。在距離大樓大約300米外的一個招待所里,他們一家租了一間大約12平方米的房間,每月租金530元。房里有一張1.8米寬的大床,還單獨僻出一個廁所。
剛租下房子的那天,她就迫不及待地拉上兒子,去體驗一下?!鞍?,真是太舒服了!我們4個人并排睡都可以,不用滾下去了?!彼吲d地對兒子說。在四平米里,她與丈夫長期都要側著身子睡。
離開“民工樓”后,虢小球和兩個女工友合租了一間兩居室。那是80年代的房子,屋里不設廁所,墻灰大多已經脫落,但每個房間都有一扇窗戶,空氣對流。
“住在這里就像做夢一樣!”虢小球說,打工這么多年,眼下的房子是她住過的最好的一間。她的兒女都已經開始工作。去年夏天,女兒研究生畢業(yè)后去美國的一所孔子學院教書。越洋電話里,女兒總對她說:“媽媽你不要打工了,我給你生活費?!?/p>
“我可以感受得到,他們都帶著希望,覺得可以離開四平米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痹诒本┑恼箯d里,那位不懂中文的韓國觀眾說,從照片里人們的“臉部表情”中,他讀到了這點。
據(jù)歐陽星凱統(tǒng)計,許多“民工樓”的房客都搬到了8平方米、12平方米的房間,也有不少單身的打工者,在其他樓里繼續(xù)租住4平方米的小房間。這些打工者普遍都在老家的村里建了房子,大多打算“有力氣的時候”就留在城里打工,積攢一些錢后再回村里養(yǎng)老。
但劉結章與何玲有另一種“夢想”。去年年底,劉結章被一家裝修公司聘用,最近剛剛開始接“大工程”。他計劃著拼命干幾年,在長沙“把住的問題解決了”。他甚至已經了解到,在長沙郊區(qū),最便宜的兩室一廳大概需要40萬元。
剛進城的時候,何玲不能理解為什么人人都想“花幾十萬在城里買套小房子”?!爸灰o我十幾萬,回村就能蓋一幢很好的房子了,寬敞明亮的?!蹦菚r她總是這樣說。
可時間長了,她就發(fā)現(xiàn)村里和城里“太不一樣了”。這種顯著的差別,她最先是從孩子的身上發(fā)現(xiàn)的。每回到城里,兒子“就像很久沒吃過飯一樣,碗里的還沒吃完,就要把桌上的全弄過來”,相比之下,從小在長沙生活的小女兒就淡定許多。她還留意到,城里七八歲的孩子見到大人“會主動喊叔叔阿姨好”,這一點,她的兒子從來學不會。
看到這些,何玲的想法“徹底改變”了。眼下,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城里買套房子,把分別留在自己和丈夫老家村里的大兒子、二兒子都接過來,一家五口住在一起,“不用東一個,西一個”。
“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四平米,我還年輕,還有未來,還有希望?!眲⒔Y章這樣對何玲說。這個年輕的男人一直相信,他能夠“靠自己的雙手,一步步往上面爬”。
不久前,他特意帶妻子去參觀一套自己正在裝修的兩居室。站在8樓的房子里,何玲打開了窗戶?!澳抢锏娘L涼颼颼的,還能看到長沙大片的風景。”何玲笑著回憶說。她總是幻想著,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她要在房子里貼滿溫馨的墻紙,再放幾盆鮮花;孩子們的臥室,要用“喜羊羊”來布置,而她與丈夫的臥室,一定要鋪上印有大紅色玫瑰花的床單。(記者陳倩兒 莊慶鴻 實習生 謝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