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四批"非遺"項目出爐 蠔干粥、土筍凍入選
滕派蝶畫
市政府網(wǎng)站昨日公布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非遺”)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名單。
此次公布的“非遺”項目共11項、代表性傳承人13人,既有大家熟悉的翔安澳頭蠔干粥、同安崗頭大籠甜粿、海滄土筍凍等傳統(tǒng)小吃手工制作技藝,也有許多人不熟悉的閩南跳鼓舞、滕派蝶畫技藝、何天佐傳統(tǒng)中醫(yī)藥正骨療法等。
到目前為止,我市擁有世界級“非遺”名錄1項;國家級“非遺”名錄1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省級“非遺”名錄28項,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6人;市級“非遺”名錄64項,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1人。
【相關(guān)】
文化“活化石”
走進中山路
布袋戲、歌仔戲、高甲戲、南音……這些都是廈門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從今天開始,思明區(qū)將全面啟動第八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宣傳日系列活動。
該活動將持續(xù)至本月12日。在中山路東段廈門銀行門口的舞臺上,每天下午3:30將輪番為市民演出南音、布袋戲、高甲戲、歌仔戲等。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到中山路觀看。
第四批“非遺”部分項目介紹
●閩南跳鼓舞
跳鼓舞又稱旋鼓舞,主要分布流傳于廈門和泉州城鄉(xiāng),主要在春節(jié)、元宵、中秋等節(jié)日表演。相傳是根據(jù)《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裝扮成戲班劫法場、搶奪盧俊義的情節(jié)改編而成,特色在于雙人對舞,一人持扁鼓,一人持鼓槌,在各種“旋鼓”、“擊鼓”動作中相互對打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