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0:2不敵瑞典。從比賽內容中看,類似西班牙的“鋒無力”短板也在法國身上顯現:僅僅把球更多地控制在腳下,并不總是能帶來勝利。
和西班牙式攻擊不一樣的,法國中鋒本澤馬位置遠較托雷斯穩(wěn)固。法國“鋒無力”問題并非出在前鋒自身狀態(tài)和與隊友的默契度上,而是由打法所決定。
和西班牙類似,法國中場不乏飛翼,但卻很少下底傳中,更多采用內切后在對方禁區(qū)中間地帶尋求與隊友配合或直接攻擊球門的方式。然而,當對手密集防守導致中路難以形成突破時,就需要充分利用球場寬度,向兩邊拉開,經由45度角或更貼近底線的傳中,尋找前鋒,或一擊致命或回做隊友,形成新的攻擊點。這是打法多樣性的表現,是打不開局面卻又亟須入球時的破題方法。這時,前鋒站樁能力和中場傳中能力便顯得極其關鍵。
本澤馬雖非典型性中鋒,但并不缺乏“橋頭堡”功能。法國問題出在傳中。從本場比賽看,即便瑞典領先后已經密集禁區(qū)防守,法國大多數情形下仍按習慣死打中路,強行滲透突破。全場數據顯示,法國傳中成功率竟然不足20%。
無論是高舉高打的下底傳中,或者是細膩講究的中路滲透,目的都為了進球取得最后的勝利。同時,豐富多樣的技戰(zhàn)術手段,本身也是強隊的特征之一。
西班牙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一旦對手如意大利和克羅地亞防守嚴密,西班牙也拿不出太好的辦法。場面好看,但效率不高。
從這個角度看,西法在八強戰(zhàn)中遭遇,或許這場對決未必如人們期待的那般精彩。
來源:新華網(記者 張寧)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