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導向政策重生產而輕消費
◇代工一臺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yè)獲得大約4美元。貧困中國為發(fā)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
很多國人對這種國外品牌產品存在的巨大價差已經習以為常,但從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模式來看,這種現象是否合理,這里面有沒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反思甚至加以改變的地方?為此,記者就此現象展開了調查。
從這些“中國制造”商品的“旅行”軌跡來看,出現這種價格差并不奇怪。近年來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基地,許多國際品牌都已在國內設點生產,珠三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從傳統(tǒng)的服裝紡織制造,到芯片電腦的裝配,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過加工貿易的方式在國內生產,之后轉運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游后再進口到國內銷售,只是進來后往往就身價倍增。
這一現象背后也能看到我國長期以來出口導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產是為了出口,而不是為消費服務。如我國推行出口退稅政策,本意是為了讓企業(yè)更好地做強做大,提高國際競爭力。但是這些年來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外貿出口企業(yè)的利潤一再被擠壓,甚至不少制造企業(yè)都是不賺錢甚至貼錢在接訂單,而出口退稅部分就成了他們賺取微薄利潤甚至補回虧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iPhone為例,代工一臺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yè)獲得大約4美元,其中還包括工人的工資和攤銷固定資產投入等。出口退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依然貧困的中國,為歐美發(fā)達國家提供補助,維持著他們的高消費水平。
那么,“中國制造”的國際品牌產品國內比國外貴,進口關稅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嗎?按照WTO的規(guī)則,中國入世后關稅在逐年下降,究竟關稅下降的實惠有沒有真正到百姓手中?我國著名WTO法律專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江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稅傳導到消費品終端價格的影響并不明顯,中國關稅的整體水平從加入世貿組織前的14.7%下調到今年的9.8%,下調了5個點的稅率。中國的進口稅率與發(fā)展中國家相比,已經處于較低的水平。他認為,國內目前很多“中國制造”的國際品牌價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國內消費市場本身。